top of page

高中繁星爭議

by枯草

2021.6.26

發生了什麼?

一名高中生雖然學測只考了45級分,卻透過「繁星計畫」上了高醫大牙醫系,但該生並無家境困難也並非弱勢族群,此事被網友拿至論壇《Dcard》討論,也引起了許多網友對繁星制度的不滿,認為此制度保障不了真正弱勢的學生。

於是就有大學生發起聯署,提議要將繁星制度增加偏遠地區限制,以此來保障真正需要幫助的弱勢族群。

 

許多人認為繁星制度存在著許多問題,像是前段學生「鑽漏洞」的情形,就會壓縮到弱勢生的權益,於是也激起了一波反對的聲浪。

繁星的負面聲浪

許多學生認為,繁星最大的問題在於會有不缺乏教育資源之學生,故意選填社區附近較後段之高中,再利用繁星以校排的高%數進入頂大就讀來「鑽漏洞」,這樣一來不只壓縮到弱勢學生的權益,也對非繁星管道入學之學生不太公平。

 

有些人也認為應該施行菁英教育,讓學生願意高分低就,反而是讓這些前段學生獲取不到最好的教育資源,我們無法保證優秀的學生到了較後段的學校還能保持該有的水準,後段學校的教育資源與師資也不一定適合該學生,讓這些學生必須仰賴補習。

 

許多人也擔心從繁星進入頂大之學生,會有程度上的落差,認為若是不看重學測成績只是在浪費高等教育的名額。

繁星的正面聲音

與一般大眾認知不同的是,許多各大學的文獻與研究顯示,其實繁星學生在大學中的平均成績,是普遍高於學測或指考生的,而且根據一些研究(以這篇中山大學的研究為例https://www.tsatw.org.tw/up_photo/moon-system/images/20190715093244_6687.pdf)也發現,相較於個申或指考,繁星計劃招收到的學生,其父母的社經地位與所得分布較接近近整體臺灣社會結構,也就是不會像指考與個申一樣,收到的大多都是父母高學歷的學生,因此可見繁星制度確實有利於相對弱勢的孩子入學。

 

也有些學生認為,升大學的路線不該只看重考試,把學生的能力只用一兩場考試來決定不一定公平,比如平時表現優異但學測考差的學生,與缺乏教育資源而無法發揮潛力的學生,便會被刷掉。繁星制度可以幫助篩選出更好的人才。

其它的看法

繁星計劃的其中一個目的,是要補足考試入學的盲點,這個盲點就是資源上的落差。從名校到學店,從都市到偏鄉,在高中的就學階段中,資源受限的學生較難發揮自己的實力,反之,資源充裕的學生則更容易將能力完整展現。這或許很好理解,有些學生受限於家境,可沒有去補習的能力,或基於學校較偏遠而招不到好的師資,無法良好的學習。相對的,即使是申請入學,資源充裕的人也更容易在備審中藉由豐富的課外經歷,充分展現自己的特質。

 

以上面中山大學的資料來看,對於雙親學歷的統計,申請生與指考生之父母其中一方為碩博士的就有20%以上,而全台灣同齡人口的分析則為5%。而另一個數據指出,雙親其中一方屬於社經地位分類之最高層的學生,申請生與指考生,分別高達61.6% 與56.4% ,而全國同齡人口的數據卻只占18.7% 左右。

 

從上面這些數據我們可以看出,家境好的學生確實占申請、指考生的大多數,也驗證了生長環境對於好大學的相關性,且繁星的出現確實更能平衡這種差異。

 

不過,繁星這種「不分學校全收」的制度,也讓許多學生懷疑「為什麼不要限制只有真正的弱勢才能使用繁星機制?」,而且繁星收到的學生多半是占大多數的城市學生,弱勢學生其實算一小部分。

 

一群大學生認為,繁星計劃並沒有好好保障到需要幫助的弱勢族群,於是發起了聯署,提議要將繁星制度增加偏遠地區限制。

聯署的訴求

聯署要求繁星加入偏遠地區限制,限只有偏遠地區學生才可使用這制度,避免都市學生「鑽漏洞」的情形發生,壓縮到真正弱勢學生之權益。

聯署的問題

對於「偏鄉」到底該怎麼界定?我們很難量化各地教育資源來參考,即使依照現有的全台偏鄉名冊來定的話,各區域仍會有家庭相對富裕與匱乏的學生,而相對富裕的學生仍然可以運用資源優勢,較輕鬆的獲得校排的高%數。

 

在各校的繁星確實都會遇到這個問題,那是不是繁星對於扶助弱勢這方面根本沒有用?升學制度的存在,是為了挑選可培育的人才進到大學培養,不過受環境與資源影響,不一定每個人展現的都是自己真正的實力。理論上最好的方法,就是把每個人獲取到的教育資源,都控制為一致,但這會受各種變因而難以施行。

 

所以繁星制度並不可能對區域內的學生來說都公平,不過換個角度思考,要扶助弱勢大可像原住民加分般,給與保障名額,所以繁星制度的著重點到底是什麼?繁星制度除了扶助弱勢外,說不定還有什麼其它的目的......?

繁星的目標

為了補足原有入學方式的不足,繁星計劃一開始的目標,是「照顧弱勢、區域平衡」,希望透過此計劃,推動高中就學社區化、城鄉教育均衡發展與照顧起點較弱的學生。但這個「照顧弱勢」並不單指經濟弱勢,後來為避免誤解,便將計劃目標修訂為「高中均質、區域均衡」。從這可以看出,繁星計劃除了「照顧弱勢」外,還有促進「高中均質」的目的。

 

大學是選育人才之場所,看重的是在大學栽培完4年之後,這個學生成為了什麼樣的人才。分數代表的只是學生當下的能力,如果只以分數來看的話,有潛力但受教育資源限制的學生,則必須浪費更多時間與精力補足資源差異。

 

繁星計劃希望能招攬到因資源不足而埋沒於各校的人才,但也引起了「鑽漏洞」的問題,那些鑽漏洞的學生多半住在都市社區而家境也不差,並且能靠補習來補足教育資源上的差異。所以在其他管道入學之學生眼中,它們並非弱勢卻藉由繁星獲得較大的利益,這個公平性也是在繁星制度被吵得最兇的部分。

 

要提出一個符合實質平等的教育制度,最大的困難點就在於,這個不平等的程度是沒辦法量化的,所以無論如何制定都會有爭議,當然最好的方法就是解決這個資源的不平等,不過這是不可能的,即使設備上靠補助達到一致,有些偏鄉學校仍然會因為位置偏遠而招不到師資。

 

所以我們來探討繁星制度的另一個目的:高中均質

 

「繁星扶助的弱勢,還有學校。」

 

多虧了繁星制度,許多中後段的學校因此有了招生的誘因,開了國立大學、醫牙等等的保證班,為的就是招收那些「鑽漏洞」的學生。繁星其實受益了不少中後段學校,當開始有中前段學生來到中後段的學校,學校也能藉由繁星交出漂亮的榜單。當招收的學生增加時,也開始有能力聘更好的師資開各種保證班,也因此提升了學校的教育資源。

 

這麼一來,弱勢學校因此有能力可以提升教育資源,學生平均的能力也可以更加平衡,避免了大家都只照志願填,使爛的學校因招生不利而使教育資源遲遲無法進步的情形。這也就是繁星想達成的「高中均質」,雖然無法達到完全平等,但至少可以藉此拉進前後段學校,在教育資源上的距離。

 

不過,有些人認為,保障這些弱勢學校對人才的培育沒有什麼幫助,為了這樣而排擠掉其他名校學生,似乎對前段學校不太公平。

(就是種爛學校倒一倒的概念)

關於實質平等

扶助弱勢等這類關於實質平等的議題,只要數值越不可量化,就越會有爭議。像是高矮個子摘蘋果的經典問題,起碼你還知道要給矮個子多高的箱子墊,因為身高是個可以量化的值,所以也不容易有爭議。而以繁星計劃的例子來看,教育資源、學生能力、環境變因等等,不可量化的變因實在太多,我們頂多只能從數據來看是否有達成效果,但對於缺點該如何調整則仍待商議。

 

拿Dcard最近在吵的45級分上高醫牙的例子,許多人不滿的地方便是在他的級分數。不過,各校繁星入學的學測門檻與繁星入學的名額,都是各校自己訂出來的,若學校不想招到這類學生,大可調高繁星的學測門檻或調降繁星比例,加上現在各校也有自行設計特殊招生計劃的自由,所以我們認為,這是看大學端的招收理念而定。比如清華大學就認為繁星學生在大學的表現比其他管道還要好,因此每年繁星名額都開很多;而中山大學為招收更多弱勢學生,而另外開了南星計劃等等,這些例子都顯示了各校仍保有其招生的自由性,是由大學端來決定他們比較想收哪種學生。

雖然推行繁星制度也就會占掉一些考試生在名校的名額,但以社會扶助的角度來看,從台大被擠下去的學生,仍然可以用高成績就讀其他名校,但對於真正需要的學生來說,這則可能改變他們的一生。政府的各種補助與救濟也是一樣的概念,對優勢者來說,上台大只是錦上添花,但對弱勢者卻能改變他們的命運。

額外的討論

無論是議題的爭議、日常的吵架甚至是討論等等要去哪裡吃飯,要解決這些爭論的話,就必須取得共識或是解決問題。一件找不到完美解決方法的爭議中,大部分的言論都只是提出片面的觀點或單純發洩不滿。而爭論的停息則需待有人把事件進行整理與分析,再用論點讓人取得共識, 不然只能等大眾認為戰夠了自行停戰。

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專家、需要論文與統計資料,就是為了分析這些大眾沒看到的部分,若我們把所有制度都交給大眾以自己利益的角度來「全民投票」時,那所有關懷弱勢的實質平等都不可能實現。比如這次繁星的爭議,許多人因為自己沒受益就說要廢止繁星,但它們並沒有看到的是在底層因繁星而受益的學生與學校。在現代世界,每個人都是資訊的載體,在論壇送出評論之前,都應該先對接收到的資訊做獨立思考,再提出自己的想法。我們認為媒體識讀的能力在現代社會尤其重要。

我們的觀點

比起弱勢學生,繁星制度似乎更能夠帶來對弱勢學校的幫助,我們認為是有達成高中均質的目的,但是繁星制度本身仍有一些衍生的問題待商議。比如評比方式仍著重在分數、在校成績缺乏一致性標準、或是在關懷弱勢這一塊仍偏向齊頭式平等等,這些問題還待修正。

bottom of page